鈦白粉準入條件或提高 行業龍頭股受益
受政策利好及行業需求的雙重利好刺激,A股市場上的鈦白粉題材股,尤其是其中的龍頭股金浦鈦業、佰利聯、中核鈦白等,有望迎來表現機會。據中國化工報消息,2013年全國鈦白粉行業年會將于11月11~13日召開,預計將公布《鈦白粉行業準入條件》修訂版和《鈦白粉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》送審稿,修訂后的鈦白粉行業準入門檻預計將大幅提高。分析人士指出,新的行業準入政策的實施將加速行業兼并重組的進程,在環保政策的驅動下,行業集中度將提高,這對金浦鈦業、佰利聯、中核鈦白等大型鈦白粉類上市公司將形成利好。
門檻提高或致兼并重組加速
有公開報道表示,業內人士稱,《鈦白粉行業準入條件》修訂版的正式出臺仍需等待,但修訂后的鈦白粉行業準入門檻預計將大幅提高。根據當前已擬定的方案,硫酸法鈦白粉企業規模不得小于5萬噸/年,單線(廠)產能不得小于3萬噸/年;氯化法鈦白粉企業規模不得小于6萬噸/年,單線產能不得小于3萬噸/年。
業內人士稱,方案還提出,禁止在既沒有可開發的鈦礦資源,又沒有硫酸資源配置的區域新建、搬遷進入硫酸法鈦白粉生產工藝系統;必須按照《鈦白粉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》進行排放物處置和達標排放各種廢氣;準入條件適用于國內現有、在建、擬建的鈦白粉(硫酸法工藝、氯化法工藝、鹽酸法工藝)生產企業。
據悉,當前國際上鈦白粉單條生產線的經濟規模基本都在5萬噸以上,低于此規模時很可能由于單位產能建設成本高、資源利用率和人均生產率低、難以進行綜合環保配套等原導致生產成本過高而處于劣勢地位。
反觀國內,目前鈦白粉行業面臨較為嚴重的結構性過剩。當前我國擁有鈦白粉生產企業50多家,全國各地均有分布,其中大量中小企業集中在缺乏資源優勢的東部地區。而我國鈦礦資源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區,國內最大的鈦白粉生產企業四川龍蟒目前的產能也僅30萬噸,國內10萬噸以上鈦白粉生產企業僅9家,整個行業還處于較為分散的發展時期。
與此同時,面對連續曝光的鈦白粉企業污染物排放超標事件,有消息稱,國家相關部門正在制定鈦白粉行業污染物防治政策、行業能耗標準。分析人士認為,隨著相關環保政策的收緊,鈦白粉行業將迎來一次環保技術升級大潮,進入去產能化時代,行業集中度將明顯提升。同時,整個鈦白粉行業會向更加環保的氯化法生產線轉型,同時相配套的上下游產業也會相應地進行升級改造。
分析人士表示,考慮到目前國內280萬噸的產能,50多家鈦白粉生產企業,未來行業集中度提升的空間非常大。新的行業準入政策的實施將加速行業兼并重組的進程。未來兩年,還將有一些中小型鈦白企業逐漸淡出。在未來5~10年,企業的兼并重組將更為頻繁,國內或將出現3―5家30萬噸級以上的鈦白企業。
方正證券表示,從目前的行業經濟規模測算來看,一般硫酸法鈦白粉合理的經濟規模在5萬噸,最小經濟規模為3萬噸,而目前我國國內60多家鈦白粉生產企業中,產能在3萬噸以下的接近40家,很多企業由于不具經濟規模,基本不做環保投入。隨著未來環保政策執行及監管趨嚴,這些公司將面臨環保成本增加而使得自身經營難以持續,而產能規模大,環保投入高的企業競爭優勢凸顯。
環保+脫銷市場需求巨大
值得一提的是,如何治理霧霾正在成為市場關心的焦點,而科學家發現,作為光涂料顏料的催化劑,鈦白粉不僅是一種環境安全的清潔劑,而且可以起到節省能量和保護環境資源的作用,鈦白粉可以與瀝青混合,減少空氣中的污染物。當汽車經過時,含鈦白粉的混凝土或瀝青可以凈化空氣,消除車輛排放物中25%到45%的氮氧化物,鈦白粉未來將成為治理PM2.5的新殺手。
此外,目前主流的脫硝催化劑是釩鈦系列催化劑,據中電聯最新統計結果顯示,截至2012年底,全國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總容量超過2.3億千瓦,仍有接近5.9億千瓦現役火電機組未完成脫硝改造。根據《國家能源發展“十二五”規劃》,預計2015年,中國火電機組將達到9.6億千瓦。據此推測,到2014年上半年,我國還將新建0.7億千瓦火電機組,這意味著今后一段時間全國脫硝設備裝機需求量將有6.6億千瓦,需要脫硝催化劑52.8萬立方米。目前主流的脫硝催化劑是釩鈦系列催化劑,每立方米催化劑需要消耗鈦白粉0.8噸,按此計算,到2014年7月之前,共需要消耗42.24萬噸。因此,火電廠脫硝將在今明兩年顯著拉動鈦白粉的需求。
隨著環保升級,鈦白粉行業勢必經歷去產能化過程,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,有話語權的龍頭企業將逐步出現并率先受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