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鈦白粉行業需在質量上下功夫
近年來,中國鈦白粉行業飛速發展,已成為繼美國之后的第二大鈦白粉生產大國。然而鈦白粉生產企業數量多、規模小、產品檔次低等種種原因卻成了“繁 榮”背后的隱患。在今年的中國涂料會議上,行業專家指出,我國鈦白粉行業應抓住當前產銷兩旺的好時機做大做強,但前提是必須解決行業內存在的一些問題,特 別是在質量上下功夫。
經過多年調整,我國企業鈦白行業規模擴大,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。去年全國鈦白粉新增產能25萬噸,年產能約100萬噸;鈦白顏料產量86萬噸,比上年增長 近16萬噸,基本保持了2005年25%的高增長速度;鈦白消費量已占世界鈦白總消費量的19%,比上年上升3個百分點;鈦白出口量19.4萬噸,同比增 長23.1%;包括濟南裕興在內的排名前10位鈦白廠家的產量已占全國鈦白總產量的44.1%。但是從整體上看,國內技術、產品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的差 距。
由于我國企業大多以傳統硫酸法生產鈦白粉,因質量原因不能滿足涂料高端市場和特 種涂料等要求,很難進入國內外高檔鈦白粉市場。目前高檔市場被杜邦等一些世界大生產商壟斷。國外企業以光學性能、遮蓋力、消色力、耐候性、分散性好的金紅 石型鈦白粉為主,其中又以經過表面處理的鈦白粉居多,并有各種專用鈦白粉產品。
為了更好地參與鈦白粉全球化市場競爭,今年2月1日我國取消了具有強制性指標規 定的GB1706-1993標準,推薦性新標準GB/T1706-2006正式實施。該標準取消了產品等級和標樣,指標設置與現行國際標準 ISO591-2000(E)全面接軌,關鍵指標顏色、散射力等全部不作具體規定,而是由供需雙方商定,并鼓勵企業制定自己的企業標準。執行新的標準,與 國際市場接軌,這也充分說明國家在提高鈦白粉質量上的決心和信心。據悉,濟南裕興于9月1日率先在同行業制定出臺了《二氧化鈦顏料》 Q/01YX003-2007企業標準。新標準更加細化,并將銳鈦型鈦白粉分為YA717、YA718兩類,金紅石型鈦白粉分為YR817、YR818、 YR819三類,主要指標吸油量、散射力、水溶物等均高于原標準,可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。
近幾年來,我國鈦白粉行業的品種結構正在向多樣化、高尖端產品發展,目前國內金 紅石型鈦白粉生產廠家已超過10家。但專家提醒說,由于資金、技術等因素的制約,我國金紅石型產品的發展遠遠不能滿足涂料工業發展的要求,與國際上85% 至90%的金紅石型比例相比差距很大。為此,提高鈦白粉行業競爭力,各企業除了加大投入堅持自主創新外,還需在質量上下功夫。